2023年10月20日
作者:培正中學|陳君維
中國目前總人口逾14億;掐指一算,每位國人平均每年約排放七噸二氧化碳。眾所周知,全面轉型綠色低碳生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作為十四億國民的其中一位,我們到底能夠做些甚么,為實現「雙碳」目標盡一分力呢?
一方面,我們可以注重生活細節,從各方面推動可持續低碳生活;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自己在社會扮演的角色,進行社會實踐,通過撰寫報告、實地考察等途徑,最終也能成為一位零碳公民。
談起生活細節,相信大家都要第一時間想起4Rs—減廢(Reduce),再用(Reuse),再造(Recycle),替代(Replace)。在此各簡單舉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對大家來說可能已是見怪不怪,但是要真正實踐以下的內容,其實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減廢:減少使用空調。只要每天以風扇代替空調短短四小時,每年碳排放便可以減少1噸。
再用:循環使用膠樽。留意到不少同學每天都以膠樽裝水,但事實上,只要每循環再用一噸膠樽,便可以減少1.5噸的碳排放。
再造:留意到小區的回收垃圾桶嗎?不妨多留意自家長輩看完的報紙。每回收一噸報紙,便可以減少2.5噸的碳排放。
替代: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的士、私家車等。(相信這也是對大家來說是最易實踐的一項)
至于社會實踐方面,在學校地理科主任的推動下,我與數字組員一同撰寫了一篇針對澳門外賣可持續發展等環保議題的小論文。在撰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澳門外賣所存在的一些未盡完善之處,若能加以改進,將對推動「兩碳」目標起到一定作用。我們也針對政府、衛生部門、餐飲界、外賣平臺以至消費者個體給出針對性的意見;而在研究的過途中,我們也受益良多。
零碳公民之路雖然聽起來遙不可及,但事實上絕非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難。此刻,讓我們一同努力,為地球村更美好的明天共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