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
作者:培正中學|何忻桐
即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都能夠聽到、看到或接觸到一些有關于節能減碳的標語和活動,但是事實上許多人都不太清楚如何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當中有些人甚至連一個基礎的概念都沒有。
無可否認,今時今日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等等環境問題,都是由于人類肆意砍伐樹木、燃燒化石燃料以及垃圾堆填等活動,所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所造成,而這些看似距離我們生活很遠的事,卻時時刻刻地影響著我們。如全球氣候變遷不但會令農作物的生產下降、失收,而且還會直接影響人類與動植物的生存。
我們常常認為,人類的存在就一定會帶來二氧化碳的排放,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碳排放的迅速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后果。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衣、食、住、行等方面,我們其實都能夠向著「零碳生活」這個目標去努力的!比如我和家人都喜歡在家里的陽臺種植不同的綠色植物,外出時也會隨身攜帶環保購物袋,以免使用過多的塑料制品。另外,我在家中也養成了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以及減少廚余浪費的習慣—不管是食材、水源還是家電,我們都會適可而止地購買和使用。要是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好這些微不足道而又是舉手之勞的小事,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達成「零碳排放」這個目標。
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在生活中能做到開源節流,同時也有在學校內外組織以及參加一些倡導環保的活動和比賽。由高中二年級起,我加入了本校的「科學領袖生培訓計劃」—一個以推廣科普及環保、組織義工活動為主的課外活動。在參加此社團期間,我曾協助組織數次以環保為主題的工作坊:制作環保粉筆工作坊、以廚余及再造紙制作環保賀卡工作坊等。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我還和我的朋友一同參與了一個科學微電影比賽,制作以環保為主題的影片,主要內容包括利用廚余的汁液及再造紙來制成能夠測定酸堿的測試紙條。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影片,把環保的意識推廣到更遠。
只要所有人都愿意為這地球出一分力,我堅信,「零碳生活」并不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遙不可及。